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务研讨

2013年度法官素质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3-12-30 10:13:03


                              佳木斯铁路运输法院

                        2013年度法官素质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一、 法官的内在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50分)

    (一)法官的内在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25分)

    法官的内在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8分)

    政治思想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法官更需要具备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它在法官内在素质中拥有不可动摇的根本地位,是法官各项内在素质的基石,其具体包括:

   (1)树立大局意识,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

   (2)树立司法公正的根本意识

   (3)树立法律、社会和政治效果相统一的意识

   (4)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努力的政治信念

    2、突出的职业道德素质(8分)

    法官的职业道德是指法官在履行审判职责时所遵循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总和,是作一名合格法官的重要保障。法官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包括:

   (1)执著的职业忠诚

   (2)崇高的法治精神

   (3)严谨的工作作风

   (4)刚正的操行品格

    3、精湛的专业技能素质(8分)

    法官的地位、作用和责任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法官更需精湛的专业技能素质,法官的专业技能素质是法官内在素质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

   (1)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

   (2)厚实的文化艺术底蕴

   (3)专业的司法审判能力

    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突出的职业道德素质、精湛的专业技能素质是作为法官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是根本的,第一性的;突出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保障;精湛的专业技能是核心内容。三者地位有主次,但三者关系相辅相承,缺一不可。(1分)

   (二)为什么?(25分)

    1、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基石(9分)

    司法是上层建筑,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法官具备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良好的政治修养。现在,有的法官不太重视自身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有的认为只要业务知识够用、能办案子就行,政治素质是软任务,可抓可不抓,有的认为抓政治素质过时了,跟不上形势;甚至认为抓提高政治素质与独立审判自相矛盾,妨碍审判的公正性。这些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政治素质绝非虚无缥缈之物,而是实实在在地反映在我们的审判工作之中。

    2、突出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保障(8分)

    作为一名法官,必须是一名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法官的道德品行不仅代表了法官的个人形象,更代表了司法的职业精神,代表了进步的道德观、价值观。只有在自身具备完美道德品质的情况下,才能正确地以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评价是非,分清善恶,以自身的道德力量来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0月18日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从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等六个方面,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明确的要求。它的颁布实施,对于人民法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对于进一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国家法治尊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

    3、精湛的专业技能素质是核心内容(8分)

    司法是一种解释法律和适用法律的专门工作,这种工作主要是由法官的职业活动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法官对法律知识必须具有超乎律师的、当事人和普通群众的广泛涉猎和精深理解。专业知识丰富,不只是熟悉法律条文及其文义,更应通晓法律规定背后的法源、法理和精神,拓宽理论视野,了解法学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法官还要具有审判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反应处置能力等。法官还应具备积极的实践精神和丰富的审判经验。法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生命力源于经验,而不是逻辑”。提高法官业务水平,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实践。只有通过长期审判工作的实际锻炼,才能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取得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处断能力。

    二、你认为如何提升法官的内在素质?你本人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50分)

   (一)你认为如何提升法官的内在素质?(25分)

    1、提升政治思想素质方面 (9分)

   (1)树立围绕大局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这是人民法官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①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大局、守纪律。②必须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审判工作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关系,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形势,根据中央的部署,确定好每个时期审判工作的重点,提出对策和措施切实贯彻实施。③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理论和执行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善于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个有利于”的总标准指导下,正确适用法律、审判案件。

   (2)坚持司法公正的根本要求

    司法公正是审判工作本质性规定,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对司法工作最根本的要求,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核心和主题。在当前,坚持司法公正的原则,就是要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无论在程序、实体还是形象方面都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必须坚持司法公正的原则,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尊严。无论对原告还是被告,无论对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性质的企业,无论是对本地当事人还是外地当事人,无论是对中方当事人还是外方当事人,都坚持适用法律的平等,依法严格公正地审判案件。

   (3)坚持并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做到法律、社会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法官居于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案件的终局地位,由于所受理的案件不少涉及经济转型和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案件中当事人权益的冲突常常是体制性矛盾的反映,如何处理这类案件,对于改革开放、保障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关系极大,因而法官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感悟力,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审慎、积极、妥善地处置那些在敏感时期、特殊环境条件下多发性、群集性和影响大的案件。高素质的法官首先要尊重事实和法律,同时还要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断探求法律、社会、政治效果的最佳结合。

   (4)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努力的政治信念

    人民法官的优秀品质,来源于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于始终明确为人民掌权,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执法这个司法的根本问题。世界观的改造是终生的事,作为法官要自觉抵制各种金钱、人情、关系、权利的诱惑,要做到无私、无畏。法官应是社会上最“上品”的人,应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提升职业道德素质方面(8分)

   (1)坚守执著的职业忠诚

    职业忠诚来源于对法官职业尊严和崇高的深刻理解,来源于对正义事业的执著和追求。司法机关的存在,是为了维护民主社会的法治,在现代社会,只有实行法治,才有社会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法官职业是一项崇高和神圣的职业。既然选择了法官,那就意味着没有众人的喝彩,没有轻松闲适,没有荣华富贵;就意味着要面对公众的评论、批评、监督而毫无怨言;唯一使法官得以自慰的是社会和人民给予司法的依赖和尊重。因此,既然选择当一名法官,就应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祖国的法治事业,把自己的职业目标做为事业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一切艰辛磨练和寂寞,经得住权利、金钱、人情的引诱和考验,具备超于常人的持久力和免疫力。

   (2)树立崇高的法治精神

    作为法官首先自己要信奉法律、崇尚法治,要有为法献身的志向。要有对法的本质、作用、原则、价值、规范和具体应用的深刻理解,作为法官不仅要有“根据法律的思考”还要有“关于法律的思考”。要了解法律为什么这样规定,立法者的宗旨是什么。要把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精神运用和体现到审判工作中去,用独立、平等、程序、公开、廉洁的观念和意识规范我们的办案和言行。只有这样,才能从里到外,从形式到灵魂均体现法的精神,才能弥补法律滞后的缺陷,才能在公民中树立法官不是守旧的、古板的、机械的,而是开放的、灵活的、有人情味的完美形象。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站在法治现代化的前沿,保障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

   (3)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司法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项国家活动,需要求实、严谨、公正、慎言的工作态度和作风,马虎轻率、偏听偏信、主观随意、唯我所取、言语不检都是司法公正的大忌。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对于加强法官队伍的建设,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国家法治尊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坚持刚正的操行品格

    刚正,意味着惟法是尊,不畏权势,执法如山。而惟权是尊,趋炎附势,徇情枉法,却与刚正不阿格格不入。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一是要抗得住诱惑,不贪不占。作为一名法官,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高尚。既然从事这项工作,就要勇于献身,要不怕清贫,拒收礼、拒吃请,心不能贪,更不能“黑”,要抗得住金钱、美色的诱惑;二是要抵得住说情,不办人情案、关系案。要从法官自身做起,法官在执法时要公私分明、情法分离,无论外界的干扰多大,都不为所动,刚正不阿,坚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要抵制说情风,每个法官还应做到不替别人说情,自己把好第一道防线,据说情风于门外,这样法院内部就有一个较好的执法环境,减轻法官的压力,从根本上铲除关系案、人情案;三是要顶得住歪理,不搞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不仅在社会上广泛存在,在法院内部也时有所见。有人打着这样的旗号要求我们法官去保护地方和部门的利益,从而破坏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扰乱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在审判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顶得住歪理,坚持公正执法,不管是外地的还是本地的,不管是本系统的还是外单位的,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3、提升专业技能素质方面(8分)

   (1)注重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

    司法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实践需要扎实的理论为基础。作为一名法官,首先应该是法学方面的专家,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法学理论包含内容广泛,但对于一个法官而言,两个层面上的理论尤为重要,第一是法学基础理论,它告诉我们什么事法律,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司法的作用、程序的价值,以及法律与国家、政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等的关系;第二是专业理论,包括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知识产权等理论。在这两个层面的理论方面,我们的专业理论相对好一些,但基础理论重视不够,相对薄弱。这些年来,我国法学理论的发展突飞猛进,渗透法学的各个分支,是从本质上去解释法,从而也是法治意识、司法观念形成和变化的源泉。目前,法官中大部分接受的是传统法学基础理论的教育,迫切需要重新学习,重新认识“法”这个法官天天离不开的话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法学思想,才能运用好专门法律,树立司法公正。

   (2)培养厚实的文化艺术底蕴

    一名优秀的法官,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法学既是一门专门性很强的学科,又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管理学等学科和学说内容交叉,联系紧密。因此,法官的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于精通法律,而应当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厚实的文化底蕴。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否则,就很难胜任司法工作。而渊博的知识既能提高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又是获得他人尊重和仰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法官,一定要努力学习,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提高科技素质,紧跟时代步伐,同时,法官还应提高对文学、美术、等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培养高雅的爱好,陶冶高尚的情操,培育文雅的气质。

   (3)提升专业的司法审判能力

    首先,提升审判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培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与快速的反应处置能力,锻炼流畅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第二、在审判过程中提升法律适用的能力。引导法官在各类案件的不同阶段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对于复杂案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案件调查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第三 、在庭审过程中提升驾驭庭审的能力。不断提升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归纳争议焦点的能力、证据效力认证的能力、听讼问话的能力,使得案件争议焦点归纳准确、全面,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层次分明,节奏掌控得当。确保做到公开、公正审判,程序合法规范,规范司法、公正司法。

    第四、提升文书制作的能力。努力使裁判文书达到在书写上繁简得当,客观全面,详实有据,程序与实体并重,能围绕诉辩争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逻辑论证,并在文书末尾引述法律条款和有关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的标准。

    第五、积累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意以科学的方法时刻总结、积累审判经验,同时还要注意结合理论的推陈出新,不断将其应用于实际审判工作中,并在其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加强各个层面法官与法官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习不同审判领域的经验,增长见识,融会贯通,全面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

   (二)你本人还有那些提升的空间?(25分)

    本题为个人发挥题,要求从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三个方面有条理的阐述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本题中要求三种素质的提升都必须答到,且必须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如:从事单一审判领域工作,造成其他工作审判领域业务不熟,应注意学习不同工作审判领域业务工作,增长见识,提高综合司法能力。论述与实际工作结合的愈紧密、改进方案愈具实际执行力,得分愈高。

责任编辑:李继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