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今天就过来还钱,请你们把我的房子解封了,不要拍卖了。” 随着开拍的时间越来越近,被执行人才意识到法院是要“动真格”,慌了神的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法官表示要履行还款义务,并积极筹钱,在房屋开拍前履行了全部案款。
案情简介:
杨某与王某婚后共同贷款37万元购买了一处住房,还款期限20年,2018年因家庭纠纷问题杨某一气之下搬走,并不再偿还每月的贷款,他本以为王某住着房子会继续还贷,但王某也没有偿还贷款的意思,银行在多次催促无果后起诉了杨某、王某,二人没有到庭应诉,法院缺席判决二人共同偿还剩余贷款本金33万元及利息。因判决生效后二人仍未履行,银行申请了强制执行。

佳铁法院立案后,立即开展调查并约谈被执行人杨某、王某,二人这才得知案件已经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干警经调查发现,二人除这套房产外并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遂依法查封了房产。为尽快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干警告知被执行人查封其房产的情况,如其再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依法拍卖其房产。被执行人杨某表示房产是学区房,事关孩子教育问题,请求法院再给点时间自己与银行协商解决。在征得银行的同意后,执行干警决定再宽限一段时间。

尽管杨某不断保证肯定解决问题,但仍心存侥幸,认为法院不会处置他的唯一房产,并始终称自己没有钱,经多次沟通未果,执行干警决定对该房屋启动评估、拍卖程序,并以51万元的价格上网公告拍卖。因为房子的位置好价格低,吸引了不少人关注,执行干警每天的咨询电话不断。杨某眼见房产不保,迫于压力在正式开拍前一天结清40万元贷款本息,法院依法取消了拍卖,案件圆满结案。
法官提示:
借款人应坚守诚信底线,否则只会“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相应财产也会被依法强制执行,可谓得不偿失。
佳铁法院不断加大执行震慑力度,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有效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彰显了法院的执行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