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佳木斯铁路运输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行政处罚案件。当事人刘某感慨道:“法院不仅解决了纠纷,更让我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为表感谢,她将一面写有“秉公办案促和解 定分止争解民忧”的锦旗送至案件承办法官王韬手中。这起案件是佳铁法院深化多元解纷机制、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司法为民的温情与智慧。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
刘某因经营问题被行政机关查处,难以承受的行政处罚为美容院的生存带来巨大压力,刘某以处罚过当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承办法官审查发现,刘某的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其积极整改的态度非常明确。故而并未对案件简单地“一判了之”,而是主动启动多元解纷机制。一方面释明法律底线,引导刘某规范经营,一方面推动行政机关综合考量执法效果与企业困难。经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这一结果既维护了执法权威,又为企业纾困解难,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司法温度解民忧
“法官不仅要公正裁判,更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王韬法官在回顾此案时表示。调解过程中,审判团队坚持从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出发:刘某不熟悉法律程序,就耐心释法说理;企业经营资金周转困难,就加快调解进度,避免企业经营因诉讼陷入停滞。最终通过柔性司法,帮助刘某卸下心理包袱,主动接受整改建议。这种“换位思考”的工作方式,不仅化解了行政争议,更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尊重与关怀。刘某坦言:“一开始以为打官司都是冷冰冰的走流程,没想到法官真的在为我考虑。”
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只是佳铁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未来,佳铁法院将继续站稳人民立场,将“八思八问”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各环节,以求极致精神把“小案”办细、把“实事”办好,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