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年迈父亲替子还债 以身作则彰显诚信

发布时间:2025-07-28 15:20:49


  “法官,我儿子欠的钱,我来帮他还……”

  近日,福建省宁化县人民法院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7旬老人替子偿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2012年2月,陈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张某借款10000元,并出具借条一份,约定借款时间及利息。借款到期后,张某多次联系陈某还款,陈某仅于2022年、2024年分别归还了3000元、2000元本金,从2012年至今的利息及剩余5000元本金一直拖延未还。之后陈某不接电话,开始“玩失踪”。2025年6月,张某将陈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归还借款本金及13年的利息共计20000元。

  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金额不大,组织调解有利于原被告双方的矛盾化解,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联系陈某。可陈某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在多次联系无果后,承办法官辗转找到陈某父亲,向其释明缘由。陈父表示被告已经离家在外多年,平时也没有联系。承办法官对陈父进行释法析理,表示希望通过其联系上陈某,引导其主动到法院解决问题。

  几天后,陈父带着现金主动到法院找承办法官,表示要替儿子解决欠款问题,法官和原告都被陈父主动替子还债的行为深深打动,张某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利息和案件受理费,以陈父现场支付19000元达成合意,张某当场撤诉。此纠纷圆满解决。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不想我们家的人背负个无赖的骂名,今天帮我儿子把钱还了,我心里压的这块石头终于是落下了。”陈父临走时对承办法官说道。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位公民的立身之本,是第二张“身份证”。本案中,陈某父亲为了儿子,为了这个家的信用不受损,主动承担了还款责任,背后体现了父母的担当,更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更应当担起自身职责,莫让年迈的父母以“爱”之名为自己的“无赖”背上沉甸甸的担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