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司法温情守护乡村“莓”好

  发布时间:2025-07-28 16:12:55


  “真是太感谢法官了,我这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农户老李激动地说。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曹庵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草莓运输损毁引发的运输合同纠纷,高效化解了农户的急难愁盼,让司法为民的温度直抵群众心坎。

  草莓是曹庵镇的特色农产品,每年冬季,这里的草莓都畅销全国各地。老李是当地的草莓种植户,今年开春,他精心培育的草莓迎来丰收。本想通过运输公司将草莓运往外地市场赶个好价钱,不料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大部分草莓挤压破损、腐烂变质,无法正常销售,半年的辛苦几乎付诸东流。

  事后,老李多次与该运输公司协商赔偿事宜,但双方就赔偿金额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无奈之下,老李一纸诉状将运输公司诉至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

  “这些草莓是我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眼睁睁看着烂在手里,我现在都有阴影了。”老李难掩心疼。

  承办法官陈良涛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梳理案情。他意识到,这不仅是一起简单的运输合同纠纷,更关系到当地农户的生计大事——价值万元的草莓款,可能就是他们半年的生活费。考虑到双方实际,陈法官决定以调解为突破口,力争用最快捷、最暖心的方式解决问题。

  调解室里,陈法官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先当起了“倾听者”。他一边听老李细数种植草莓的辛苦——从育苗、施肥到采摘,每一颗草莓都凝聚着汗水;一边向运输公司负责人了解运输细节,耐心讲解民法典中关于货物运输合同的相关规定,阐明承运人对货物的保管义务和损毁赔偿责任。

  “农户种点东西不容易,草莓娇贵,运输环节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问题,你们作为专业运输公司,更该把好关。”“老李你也别太着急,咱们好好商量,运输公司也不是故意的,关键是把损失补上,以后你种的草莓还要大卖全国呢。”陈法官用拉家常的方式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最终,在陈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运输公司负责人主动承认了运输中的疏漏,当场表示愿意赔偿老李8000元损失,并承诺今后将严格规范运输流程,尤其注重生鲜农产品的保鲜和防护。老李也在法官的劝导下,重拾了经营和销售的信心。

  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曹庵人民法庭始终将“小案事”当作“大民生”来办,聚焦群众在生产经营、衣食住行中的急难愁盼,畅通涉农纠纷绿色通道,深化多元调解纠纷机制,用心用情守护好“果篮子”“菜篮子”和“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文章出处:中国法院网    


关闭窗口